在中国兵法中,有一句极具智慧的教义——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,这不仅是战争艺术的顶峰,也是战略胜利的象征。苏联解体,正是这一哲理的鲜明写照。通过巧妙的外部操控与内部分裂,西方国家成功让一个曾经强盛的帝国走向瓦解。然而,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中,有一部分鲜为人知的背景,便是西方对苏联历史的篡改。令人惊讶的是,中国的历史,也在西方的手中经历了篡改。
更为严重的是,这些被西方改编的历史观念,竟然在国内部分人群中找到了认同,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。对此,我们不得不保持高度警觉并加以深思。
西方对中国历史的篡改由来已久,这一过程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西方传教士——汤若望等人的到来。在清朝实行严格的防汉政策下,西方传教士通过控制钦天监,深度介入中国的天文和历史研究。这些传教士们不仅篡改了明末的历史记载,删除或修改了有利的证据,还不断贬低中国的天文学成就和天文学家的个人声誉。这些做法,直到今天仍被学术界普遍证实。而从汤若望至今,西方对中国历史的篡改并未停歇,以下便是其中的几例典型:
展开剩余82%首先,在仰韶遗址的发现之后,瑞典学者安特生提出了“中华文明西来说”的理论,声称中华文明源自西方。然而,这一理论在上世纪已经被中国考古学者严密推翻,证实中华文明为独立且原生的文明。尽管如此,时至今日,西方仍不断推动这一“西来说”,有时甚至公开将中华文明视为次生文明。此外,西方还宣称商朝是由“白人政权”所建立,甚至在BBC的纪录片《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》中公开提出,秦始皇的兵马俑是在古希腊工匠的指导下完成的。这些荒诞的论断,依然在西方文化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。
其次,关于中国的“四大发明”,虽然历经无数考证与实证,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中国作为这些伟大发明的发源地,然而,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《科学》杂志却在2000年评选出96项“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成就”,其中竟然没有提及中国。尽管其中提到的印刷术被广泛认为起源于中国,但该杂志却将其发明者错误地标定为德国的古腾堡。除了印刷术外,西方在描述其他三大发明时,也多次将其发明者归为西方人。美国学者罗伯特·坦普尔曾直言:“长期以来,许多源自中国的原创性成果被遗忘,或是被刻意忽视。许多奠定现代世界基础的发明与发现,可能有一半以上来自于古代中国。”但令人震惊的是,在西方主流的历史叙事中,几乎看不到中国的古代科技成就。
第三,西方学者普遍描绘中国古代历史为“停滞不前”,将其农业与工业视为毫无创新,缺乏创造力。西方人常将中国的历史形容为封闭、落后、不善于独立发明、没有自由和进取精神的国家。然而,明朝时期的科技成就,却与这种刻板印象完全背道而驰。例如,朱载堉所创立的十二平均律,数百里长的竹制燃气管道以及数千米深的盐井,都是明朝时期中国科技创新的真实写照,如何与“停滞不前”相提并论?
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,而更令人气愤的是,时至今日,西方不仅通过媒体、学术等渠道不断重申这些谬论,还可以肆意颠倒黑白,颠覆事实。按照常理,西方所篡改的中国历史只要我们保持清醒,就应该能轻松识破,但现实却远没有那么简单。
西方对中国历史的篡改,效果出乎许多人的预料。例如,之前提到的“中华文明西来说”和“四大发明”并非源自中国的论调,竟然依然能在国内产生广泛的认同与传播。去年,一条国外流传的消息便引发了广泛讨论。尽管这则消息完全不合逻辑、且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被彻底推翻,但它却仍能被大量中国网民转发,其中不乏部分水军以及一些盲目信奉西方的人。这种现象令人感到震惊。
特别是在“毒教材事件”爆发之后,许多人发现一些教辅书竟然否定“四大发明”源自中国的历史,正如西方曾经做过的篡改一样。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科技的重要贡献,它们的影响遍及全球,若此类历史被篡改,那么就不难理解,其他一些中国的科技成就为何被西方有意忽视和掩盖。而更为令人痛心的,是“毒教材”中一些极其恶俗的内容:一幅插图中,印着日本富士山的地理教科书,画着穿着美国国旗上衣的、斗鸡眼的小男孩在挖掘长城;还有一本儿童画册中,中国人正在火烧圆明园,而美国人却正在赶来扑灭大火。这些明显荒谬的内容,竟然出现在中国学生的教材中,令人感到寒心。
然而,问题的关键在于,为什么这些西方篡改的中国历史,无论多么荒唐,竟然能在一些中国人中获得认同呢?
从“门修斯”到“常凯申”,这两个典型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。实际上,“门修斯”指的是孟子,“常凯申”则是蒋介石。这些名字来源于外国的称呼,然而因为一些中国学者对外文翻译的盲从,导致了这种误译现象。这不仅是语言上的误解,更是文化认知上的盲目崇拜与无知。为什么西方对中国历史的篡改能够在国内有市场?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人被误导,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人盲目崇拜西方,坚信西方一切的说法必定是有理有据、是文明的象征。
正如戈培尔所言,“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”。然而,在一些人眼里,西方的谎言甚至说一次就足以成为“真理”。与此相对的是,中国的真理如果说上一千遍,依旧可能没有任何说服力。
最终,关于西方篡改中国历史的现象,我们必须保持警觉。西方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篡改历史,还将这种篡改当作了一种文化武器,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运作。未来,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隐蔽性与复杂性增加,西方对中国历史的篡改可能会更加巧妙、更具破坏性。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,否则,历史的遗失将给后代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。
正如俄罗斯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所言:“如果我们失去了对历史的记忆,我们的灵魂就会在黑暗中迷失。”如果我们继续迷信被西方篡改的中国历史,沉迷于“西方中心主义”,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便无从谈起,子孙后代的未来也会深陷困境。
发布于:天津市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